近日记者在农村采访,发现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像往年那样,把今秋收获的玉米(1873,9.00, 0.48%)卖掉,而是把整穗玉米堆放在院落里。这是怎么回事?
窘境:秋粮增产,亩收入却下降二三百元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任县种粮大户白利军的生产基地,只见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一个个小山丘。
白利军是当地的种粮大户,2008年以来先后流转了2860亩耕地发展农业种植。今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采取了保护性耕作,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和两晚技术,玉米增产,平均亩产超过1200斤。
“今年的玉米穗大粒满,本该是个丰收年,但由于价格偏低,收成并不乐观。”白利军介绍,去年这些未去轴的整穗玉米卖到六毛多一斤,今年只能卖三毛,脱粒后的玉米去年一斤一块二,今年8毛钱。按现在的价格出售,每亩地比去年少200多元。他打算再等等,看看行情再出手。
种一亩玉米需要种子40元,播种40元,肥料130元,浇地140元,打药30元,联合收割机收获90元,粜粮食的钱刚刚够本,地租付起来都吃力。白利军说,今年算是白忙活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粮价赶紧涨上去,尽快把粮食出手。规模种植增产不增收,一家一户分散种粮的农民又如何?
宁晋县农民王磊给记者看了他的种粮账本:每亩玉米投入种子55元、肥料180元、浇地电价75元、机播旋耕70元、机收60元、秸秆粉碎还田50元,不算人工费用,每亩玉米投入490元。玉米亩产1100斤,如果按照目前0.8元每斤卖出,一家人辛苦一季每亩地只能挣310元,比往年少了300多元。“先自己存着,等价格高点再卖。”王磊的想法和白利军如出一辙。
粮价低导致部分种粮农民观望,即使有的农民想出售玉米,一些粮食收购商也不敢多收。
冀州市帮农宏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金卯介绍,往年秋收后到村里收粮的商贩不断,今年很少有粮贩进村。一个和合作社有购销合同的粮商告诉王金卯,去年秋收后玉米价格高,中间商收储玉米较多,还没来得及卖出去,价格就降了,哪还敢再收购。
农民觉得粮价低,出售玉米不划算。粮贩收多了不知道卖给谁,即使玉米价格再低,也不敢多收。
原因: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下游需求疲软
分析今年秋粮市场上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专家认为,玉米价格的下跌既有历史原因,即国内玉米库存压力巨大,也有秋粮丰收、需求下行的现实因素。
据统计,2012-2014年,国家连续3年启动的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吨,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仅3000多万吨,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再加上今秋我省和全国一样,玉米又获得丰收,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加剧,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了压制。
在需求端,我省的玉米深加工以饲料为主,今年以来养殖业不景气,玉米深加工需求持续疲软,工业消费增长乏力,使得玉米价格上升空间受到压缩。
今秋,国家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调,收购质量标准较往年严格,也导致加工企业收购心态谨慎,纷纷下调收购价格,贸易商则加快出售手中存粮,致使市场价格整体下行,农民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多地出现卖粮难。
同时,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严重,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玉米供大于求的局面。
出路:调整种植结构、拉长产业链
从我省情况看,目前年产玉米1700多万吨,而玉米深加工量不足其20%,80%的玉米处于原料库存状态。
单纯依靠扩大收储或托市收购已无法解决粮食市场出现的问题。省农业专家王慧军认为,在加大收购力度的基础之上,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消化现有库存,将成为扩大仓储能力、提高粮食产值的有效途径。
王慧军认为,目前,我省玉米加工产业出现“大原料”、“小加工”的失衡结构,玉米产业化率很低。综合利用玉米原料,提高深加工利用率,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是当前我省玉米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发达国家,玉米深加工产品有200多种,从饲料、食用淀粉、葡萄糖、玉米油到淀粉糖、变性淀粉、有机化学品、燃料乙醇等,品种繁多,形成了发达的玉米深加工业。
河北玉峰实业集团董事长王玉峰介绍,玉米加工成淀粉2500元/吨,而加工成玉米胚芽油则1万元/吨。产业链越长、产品附加值越高、增值越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越强。近年来,由于玉峰实业集团每年消耗169万吨玉米,产品从最初的淀粉发展到如今的饲料、食用淀粉、医用淀粉、葡萄糖、玉米油等十几个品种,收购农民玉米价格比市场价每斤高出几分钱,年均带动农民增收几十万元。然而,在我省,像河北玉峰实业集团这样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还属凤毛麟角,省产业化办副主任张栓洋介绍,我省大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只有饲料、淀粉两大类雷同的低端产品,玉米胚芽油处于刚刚开发阶段经营,主体不强,领军型的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差,链条延伸不够。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多是随行就市的买卖关系,通过利润返还或收益分成联结农户的不到10%,农民无法得到玉米增值带来的效益。
张栓洋认为,政府一方面要提高粮食收储能力、打造粮食品牌,建立与品牌相对应的粮食生产基地,筹建高标准粮食物流园区,另一方面要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上下功夫,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玉米深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深加工新产品,拓展应用领域,拉长产业链条。
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介绍,在拉长玉米产业链的同时,我省正在引导农民进行粮改饲,发展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打造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新格局,从生产源头上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