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农药大多是化学农药,由于各个农药原药的理化性能不同,在工厂加工成制剂产品时就需要作出各种不同的剂型才能使用。
各种剂型的农药,既然是化学的东西,自然就具有化学产品的特性,我们都知道不同化学的物质混配在一起一定是会有反应的。大家普遍知道的是强酸性、强碱性农药、铜制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等配药时要小心。但多数农药并不具备这样强烈的化学性质,实际使用中情况往往比这情况复杂得多。
特别是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配药时就更要注意。混配时就要千万小心谨慎,不懂就要问技术员、事先做实验了解、掌握一定混配技术。
但在我们推广农资产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农户使用时,有时往往为了图方便,就不问想当然地将各种不同剂型的农药任意胡配,运气好配出来的药剂较稳定,打药后有防效,作物也没药害,运气不好就出现药液分层、沉淀、絮凝,结晶、堵喷头、药筒或配药水池子里打完要还有一层沉淀等,打药后防效不佳不说,甚至有时作物都会出现药害问题。
出现这种事情,农户往往反映的情况是厂家的产品的质量问题,如粉剂细度不够,悬浮剂悬浮率不高,防效不好、甚至没有防效(打不死虫、打不住病、打不死草)等等理由,找经销商、厂家业务经理闹事,就不说是自己配药出现的问题。而经销商、厂家的业务人员又不在当天配药、打药的现场,无法证明。而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随机的,同一个产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防治同一个作物、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农户配药使用,结果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有的农户说效果很好,有的农户说没效果、甚至效果很差。事后又无法再现当时的情况,出现这种事往往一时半会解释说不清楚。
更为要命的是业务员往往害怕影响该产品在当地的销售和自己的收入很恼火。想着尽快平息事情,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过细的深入研究。结果不是农户吃亏就是厂家、经销商利益受影响。
实际中一般质量加工过关厂家生产的农药产品,无论是哪种剂型出厂时检验都是符合该产品的质量指标的,有的甚至比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都高。即使出现以上配药使用时的问题,事后检验单个产品质量依然合格。
出现这种事件,怎么解释?
为了不让农户利益受损失也为了厂家不当冤大头,我们很有必要再谈谈这个问题。目的是引起大家要重视这种事情,千万不要把农药混配使用技术不当一回事。
不同剂型农药的混配原则是:
1. 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超过三种剂型;
2. 要按一定的顺序配药,先配难溶性后配易溶性药剂;(肥料例外)
3. 复配制剂一般不能再与其它药剂混合使用;
4. 不同剂型农药混配的顺序是: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乳油;
5. 每种药剂要先用清水单独稀释,待一种药剂充分溶解后倒入配药池(或配药桶,里面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按顺序依次配好下一种药剂,并不断搅拌均匀。待几种药剂都配完了,再将剩余的水加入足量,稀释到所要的配液;
6. 无论混配什么药剂都应该注意“现配现用、不宜久放”和先分别稀释再混合的规定;
7. 配药时,主要观察药液混合后的外观稳定性变化情况,不离析分层为好。
8. 如果没有把握,事先在小范围进行配药试验和打药试验,观察配药和作物反应情况。
以上情况,就谈这些,望大家能有帮助,推广好产品,出现问题会调查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