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出口退税恢复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2009年,国内就实行过此类政策,目的为刺激并估计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只不过,当时的出口退税为5%,并于2010年7月取消,直至2015始,政府加大了力度,出口退税上调至13%,2015年期间出口退税一直在执行,于2016年1月1月取消。
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进口量呈现逐步下滑的过程,2015年我国淀粉出口量仅有7.4万吨,2014年出口量为5.6万吨,从08年的40多万吨降至当前10万吨以内,据数据显示,2015我国淀粉年消费量超过1900万吨,出口量只占其中的不到0.4%。退税仅是成本的一部分,还需要关注整个原料成本及成品价格。否则即使有出口退税,玉米成本居于高位,例如2015年玉米淀粉出口量增加幅度较小。
目前看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恢复短期影响可能不明显。一方面是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玉米价格,产品出口较美国等传统出口大国而言仍缺乏竞争力;另外一方面是国内玉米淀粉拥有出口资质的企业不多,而泰国木薯淀粉出口量持续增加,对我国深加工产品出口形成阻力。
链接
粮食供给侧改革正逐渐延伸至消费领域
近日,一则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恢复13%退税率的消息引爆了玉米市场,给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玉米市场带来了一则强心剂。
如果说恢复出口退税率是一个急性操作的话,下面这条消息绝对是对玉米、甚至整个农产品领域都是中长期利好消息。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662号建议答复摘要》中提到,目前,国家粮食局正在制定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拟把促进玉米等粮食转化增值、发展玉米原料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和生物发酵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国家政策层面首次在重大规划上重提鼓励工业用粮及原粮出口事宜。
自本世纪初以来,正是由于玉米工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玉米价格一路上扬,国家不得不颁布一系列措施控制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他品种有政策的强势支撑,也进一步降低了玉米在整个粮油品种中的领涨作用。
从目前中国粮食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来看,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库存的持续增加国及农民增收问题,而此前各方发出的声音更多的在于供给侧改革,消减面积,调整种植结构,鲜有对需求领域进行改革。
从上面消息来看,小编认为是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正在逐渐延伸至消费领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问题。
特别是,在针对今年的中储粮政策性粮食收购问题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已多次表示,要改变中储粮独立收购的局面。如何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粮油改革发展的大方向。